學超持戒研讀日記

二千零二年八月十一日

人際關係《參》


人際關係的拓展

「EQ」是近年來少數能夠在世界各國均登上暢銷書排行榜的一部重要著作,作者高曼教授綜合了多年心理學臨床的研究,首先提出「情緒智商」的概念,用來說明一個人處理情緒的能力將深刻影響到生活各個層面與表現。在高曼的論述當中,EQ(情緒智商)包含了以下五種基本能力:


1.了解自己情緒的能力
2.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
3.自我激勵的能力
4.了解他人情緒的能力
5.維繫良好人際關係的能力

後學同意EQ與IQ之間的一項重大差別,即在於EQ並不是先天與生具來且不容易改變的,人們可以透過後天的精進學習而增進自己的EQ,以改善個人健康、情感生活、人生目標乃至於全面的人際關係。在強調「知識經濟」、「合作團隊」為主導價值的新世紀,人們漸漸領悟到EQ的能力在許多時候比起IQ扮演了更關鍵的角色,尤其在短兵相接的企業職場中,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實在無法置外於整體的團隊做單一化的考量,從偉平的來信我們也同時應證到這樣的價值觀已經有越來越明顯的趨勢。在辦公室的場域中,除了追求個人的表現之外,更重要的是工作團隊所能發揮出的整體戰鬥力,而決定團隊成員個別的智慧與技術如何激發出最大的有效值,關鍵並不是IQ的簡單加總,而是EQ指數的加權計分,高曼在「EQ」一書中,也特別強調了情緒智商對工作的影響。

朋友提醒自己個性不夠親和力、EQ有待提升,因而只能眼見別人平步青雲、升官加薪!當然,我們必須重視情緒智商對個人事業成就的影響性,但更核心的關鍵在於,EQ的確可以幫助個人建立和諧的工作環境,潤滑身邊的人際關係,使得個人能夠經常保持平穩的愉快心情,面對各種挑戰!要提醒偉平的,提升EQ並不等於時時插科打諢、笑臉討好別人,而是重新回到「關照自身情緒」並能「同理他人情緒」的原始出發點,不論偉平原本是否比較木訥呆板、不知如何與人溝通,只要可以開放自己同時客觀接受他人,就是提升EQ最好的第一步!

隨著社會變化的腳步日漸加快,許多上班族或多或少都感受到莫名的催促壓力,有時壓力來自於跟別人的比較,有時壓力來自於內心對自己的不安,擔心自己跟不上時代、擔心位置早晚被別人搶走、擔心被別人看出自己的無能、擔心有一天無法在職務上駕輕就熟……

尤其身處在資訊革命的今天,過去學校裡教的知識被變化的市場淘汰速率越來越快,這不但促使個人必須不斷接受新的觀念,同時也逐漸形成一個普遍的趨勢:「終身學習觀」。在美國,一個由各界專家所組成的「麥克阿瑟基金會」﹝MacArthur Foundation﹞曾針對「中年危機」問題作相關的調查,根據該基金會的一項歷經十年,追蹤八千人次的「成功中年發展」報告發現,大多數四十到六十歲的人《此乃本機構核心人員之年齡》,心情平穩,身體健康,生產力充沛,並積極參與社區活動。這項研究的領導人,奧立佛•吉爾伯•比姆博士指出中年應該是人生最佳時期。儘管「中年危機」的觀念,長久以來深植人心,但這項有系統的研究卻顯示中年人的心緒紛亂是特例,而非慣常現象,並無一般媒體報導的那麼普遍及嚴重到構成危機。


面對新人履歷表會擔心自己的能力不夠,其實這是很普遍的正常反應,正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站在世代與世代之間的長軸上,新血輪加入的刺激對組織絕對是一件好事,不但可以帶進新的觀念與方法,同時也能促使組織中的既有成員得到反省與更新的機會。從情緒管理的角度來看道明的不安,與其惶惶終日擔心自己是否遭遇「中年危機」,還不如為自己訂定一個明確的行動學習表,從生活中採取務實的計畫(例如學電腦、進修等等),因為當一個人開始採取行動的時候,自然會產生「我可以跟這種壓力共處」的和諧感,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壓力是讓一個人追求進步與自我更新的良性刺激,時代在改變、社會在進步,個人身處於這股舉世滔滔的浪潮中,也必須不斷調整自己的心態與腳步,要有終身學習的信念與行動,才能在工作中不斷獲得與時並進的成就感


Back To 人際關係